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 )

别名:
黄体后期心境恶劣障碍,经前紧张症,晚黄体期焦虑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一般在正规综合三甲医院的典型病例治愈率(治愈率86%)
多发人群:
女性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乳房胀痛 发作性眩晕 体重增加 生理性腹泻 瘀血性痛经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经前期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症状与月经的关系

  典型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常在经前7~10天开始,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潮开始后4天内症状消失,另有一种不常见的情况,即月经周期 中存在两个不相连接的严重症状期,一是在排卵前后,然后经历一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一周再出现症状,为PMS的特殊类型。

  2.症状特点与分组

  经前期综合征涉及150种症状,可分为精神和躯体二大类,每一类又可有1种以上的亚组,严重程度不一。

  (1)精神症状:

  ①焦虑: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急躁失去耐心,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

  ②抑郁:没精打采,抑郁不乐,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减弱,害怕失控,有时精神错乱,偏执妄想,产生自杀念头。

  (2)躯体症状:

包括水钠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症状。

  ①水潴留:常见症状是手足与眼睑水肿,有的感乳房胀痛及腹部胀满,少数患者有体重增加。

  ②疼痛:可有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肠痉挛等全身各处疼痛症状。

  A.经前头痛:为较常见的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易与月经期偏头痛混淆,后者往往为单侧,在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头晕,恶心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和恶心,呕吐,可根据头痛部位及伴随症状鉴别。

  B.乳房胀痛:经前感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扪诊时乳头敏感,触痛,有弥漫的坚实增厚感,但无局限性肿块感觉,经后症状完全消失。

  C.盆腔痛:经前发生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持续至月经来潮后缓解,与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组织水肿充血有关,但应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鉴别。

  D.肠痉挛痛:偶有肠痉挛性疼痛,可有恶心呕吐;临近经期可出现腹泻。

  ③低血糖症状:疲乏,食欲增加,喜甜食,头痛也可能与低血糖有关。

  大多数妇女经前期综合征有多种症状,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均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居多,占70%~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的主诉;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患者有抑郁症状,该组患者因有自杀意识,故对生命有潜在威胁。

  如失眠、健忘、慌乱、思想不集中,甚至精神神经错乱等。

  4、躯体症状

  包括发热、肢体浮肿、 口舌糜烂、水钠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症状。

  (1)有浮肿者可见颜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

  (2)经前有粘膜变化者,可有口腔溃疡;皮肤可见荨麻疹或痤疮样疮。

  (3)水潴留:常见症状是手足与眼睑水肿,有的感乳房胀痛及腹部胀满,少数患者有体重增加。

  (4)疼痛:可有头痛、周期性偏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肠痉挛等全身各处疼痛症状。

  1)经前头痛:

  为较常见的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易与月经期偏头痛混淆,后者往往为单侧,在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头晕、恶心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和恶心、呕吐。可根据头痛部位及伴随症状鉴别。

  2)乳房胀痛:

  经前感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扪诊时乳头敏感、触痛,有弥漫的坚实增厚感,但无局限性肿块感觉,经后症状完全消失。 乳房胀痛明显者,检查时可发现乳房触痛性结节。

  3)盆腔痛:

  经前发生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持续至月经来潮后缓解,与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组织水肿充血有关。但应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鉴别。

  4)肠痉挛痛:

  偶有肠痉挛性疼痛,可有恶心呕吐;临近经期可出现腹泻。

  5)低血糖症状:

  疲乏,食欲增加,喜甜食。头痛也可能与低血糖有关。

  (5)行为方面的改变:

  胃纳增加,特别喜进甜食或咸食,不愿到社交场所,只愿留在家中,性欲增加或减退。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企图。

  大多数妇女经前期综合征有多种症状。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均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居多,占70%~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的主诉;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患者有抑郁症状,该组患者因有自杀意识,故对生命有潜在威胁。

  二、诊断

  1、诊断PMS的标准为

  ①黄体期总分至少2倍于卵泡期总分;

  ②黄体期总分至少>42分;

  ③卵泡期总分必须<40分,如>40分应考虑病人为其他疾病。这一方法虽然烦琐,但不致误诊。总之纯粹的PMS,在排卵前必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否则须与其他疾病(仅在月经前症状加剧)进行鉴别。

  2、主要依靠了解病人病史和家族、家庭史

  由于许多病人有情绪障碍及精神病症状,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情况。现在临床主要根据下述3个关键要素进行诊断:

  ①在前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和一种体质性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

  ②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复发;

  ③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项者才能诊断PMS。

相关推荐

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医生

更多>

  • 牛刚,副主任医师
    牛刚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多年来一直从事妇科临床工作。熟悉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不孕症、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子宫畸形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姚书忠,主任医师
    姚书忠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使用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妇科疾病。

  • 沈慧敏,主任医师
    沈慧敏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妇科肿瘤与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

  • 梅卓贤,主任医师
    梅卓贤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炎症性疾病,妇科肿瘤及女性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 杨国奋,主任医师
    杨国奋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腹腔镜、宫腔镜、开腹、阴式等途径的手术操作,尤其在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卵巢囊肿、和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及妇女保健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