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 )

别名:
多房性包虫病,泡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状棘球蚴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4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消瘦 腹部肿块 乏力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多房棘球蚴病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由于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临床表现最主要是右上腹缓慢增长的肿块或肝肿大,有与细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区疼痛、压迫、坠胀感等,但触诊时肿块较坚硬并有结节感。另有腹痛和黄疸以及门脉高压的表现。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肝功能损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液质现象。可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肝肿大型、梗阻性黄疸型和巨肝结节型三种。

  (1)单纯肝肿大型临床症状

  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肝右叶顶部为多发部位,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病变位于肝左叶者,病种早期即出现上腹肿块,易于发现。轻者一般情况尚好,重者肝脏整叶或两叶均有广泛病变,患者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2)巨肝结节型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肿块,局部隆起。肝左右叶均极度肿大,质硬,表面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肝脏B超与CT扫描检查可见肝整叶大部被破坏,而另一叶呈显著代偿性增大,后者质度较软。

  (3)梗阻性黄疸型临床症状

  当泡球蚴病变累及肝门,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黄疸为进行性,常伴有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泡球蚴病原发于肝。肺、脑等其它部位的继发感染多由血循环转移而来。

  1)多房棘球蚴转移到肺部出现的症状

  肺部病变可由肝右叶病变侵蚀横膈后至肝,或因血运转移引起。临床症状以小量咯血为主。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有大小不等结节性病灶。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2)多房棘球蚴转移到脑部出现的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癫痫或偏瘫,但视病变部位而异。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脑型患者均伴有明显肝与肺多房棘球蚴病。

  二、诊断要点

  (1)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来自流行地区、有否与狐狸、狗或其皮毛接触史,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块,特别是触诊时发现肿块质地坚硬又有结节感时更应高度警惕。

  (2)实验室检查如X线、B超、CT、同位素扫描和各种免疫学试验都可以用来诊断。免疫诊断效果尤佳。

相关推荐

多房棘球蚴病相关医生

更多>

  • 蒋青伟,主治医师
    蒋青伟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胰胆疾病(胰腺和胆管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胃肠息肉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 芦波,主治医师
    芦波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谭蓓,主治医师
    谭蓓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消化内窥镜胃镜、结肠镜等操作技能。

  • 史冬雷,主任护师
    史冬雷 主任护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急诊急救护理知识;心肺复苏技术指导;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导急诊就医,按病情分级就诊等);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护患沟通。

  • 潘国宗,主任医师
    潘国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多房棘球蚴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