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疝(闭孔疝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消瘦的老年妇女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腹胀 胃肠气胀 感觉过敏 闭孔神经损害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闭孔疝有哪些症状?

  闭孔疝症状诊断

一、症状

  1、始发闭孔神经压迫征继而出现肠梗阻症状为其特征。

  (1)Howship-Romberg征:即闭孔神经受到压近时,腹股沟区及大腿前内侧出现刺痛、麻木、酸胀感,并向膝内侧放射。当咳嗽,伸腿外展、外旋时,由于内收肌对闭孔外肌的牵拉,疼痛加剧(使闭孔神经受压加重),反之则减轻的现象称为Howship-Romberg征。此征在闭孔疝中的发生率为20.2%~100%不等。

  在闭孔疝的早期或少数不全性肠管壁疝(Richter疝)可表现为间歇性的腹痛及股部、膝关节内侧肌肉疼痛或酸胀不适。Somell等还发现,除闭孔神经痛外,在闭孔疝发生时,在膝内侧上方10cm左右的部位,多可发现一感觉过敏的区域。

  (2)肠梗阻症状:闭孔疝中93.7%~100%的病人有肠梗阻症状。由于闭孔由骨质和坚韧腱膜组成,位置较深而狭小,疝环缺少弹性,多数病人疝块小而不明显,主要以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表现而就诊。少数表现为慢性不全性肠梗阻。

  2、体征

  (1)Howship-Romberg征:伸腿外展、外旋,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疼痛加重。

  (2)股三角上方及卵圆窝处的检查,约20%的患者可触及一圆形肿块,局部伴有轻压痛。

  (3)直肠或阴道指检,部分患者可以发现其患侧骨盆前壁闭孔区,有条索状疝块。有绞窄时,如将患肢外展,则肿块触痛明显加剧。

  (4)由于疝块小而深,不易被发觉,且直肠离闭孔较远。因而,部分患者经阴道检查,肿块较易被发现。

  (5)闭孔疝发生嵌顿、绞窄后,患侧下腹部及耻骨上区可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

  二、诊断

  闭孔疝起病隐匿,局部体征不明显,多以不明原因的急性肠梗阻入院,故术前断困难,误诊率高达70%以上。临床医生应想到本病,仔细分析病史,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是可做出正确诊断的。

  1.病史特点

  (1)老年女性、消瘦,以往可能有类似发作史、多次妊娠分娩史、习惯性便秘等病史的病人应高度警惕。

  (2)发作早期即产生膝部疼痛、酸胀等以及肠梗阻症状体征外,尚具有一般疝的特点,即常在腹内压增高时突然发作,平卧或休息后缓解。

  2.体征

  (1)Howship-Romberg征是本病最早期且最具特征性的征象,亦是术前做出确诊的主要依据。尤其年老体弱妇女有肠梗阻表现和Howship-Romberg征时,应考虑本病。

  (2)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内侧,可扪及一圆形肿块,伴有轻压痛。但仅部分病人能查到此体征。

  (3)直肠或阴道检查时可能触及盆腔前壁有条索状肿块,且有触痛;但肿物不明显时,也不能排除本病。

  3.辅助检查

腹部及骨盆X线平片显示耻骨上缘固定的充气肠曲阴影或闭孔内有气体或有一充气的肠曲,盲端指向闭孔。间隙期疝囊造影可观察到闭孔疝疝囊,CT有时可帮助明确诊断。

相关推荐

闭孔疝相关医生

更多>

  • 秦新裕,主任医师
    秦新裕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胃肠外科

  • 吴国豪,主任医师
    吴国豪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消化道肿瘤、临床营养

  • 周平红,主任医师
    周平红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消化道病变的内镜和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EMR、ESD治疗等工作,首创ESE)和EFR治疗黏膜下肿瘤,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微创新技术。

  • 吴肇光,主任医师
    吴肇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外科危重病人复苏、营养的研究和临床及人工肝辅助装置的研制

  • 陈君雪,主任医师
    陈君雪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乳腺疾病、乳腺癌的诊治,是全国最早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保乳手术和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

闭孔疝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