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出血症 )

别名:
新生儿出血病,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黑便,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好发于出生1周内新生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颅内出血 瘀斑 呕血 胃肠道出血 腹腔出血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新生儿出血症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1后,可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根据发病日龄及合并症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1.早发性出血 少数患婴于娩出过程或出生后24h内发生出血,多与孕母用药有关,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这些药物可干扰胎儿维生素K的功能。出血程度轻重不一,出血部位不同,从轻微的皮肤出血、脐残端渗血至大量胃肠道出血及致命性颅内、胸腔或腹腔出血等。

  2.典型的新生儿出血症 生后2~7天发病,多数于第2天或第3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2周。多见于母乳喂养儿,出血程度轻重不等,—般为少量或中量出血,但有些轻度出血可为严重致命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可发生消化道或脐端大出血导致休克。出血部位以胃肠道(便血和呕血)最常见,其他有脐带残端、皮肤出血以受压处最多见,受压处呈大片瘀斑,甚至发展成血肿 、穿刺部位长时间渗血、鼻出血、肺出血、帽状腱膜下、颅内出血、注射部位或手术伤口的渗血,尿血、阴道出血等偶可见到。

二、诊断

  健康新生儿生后2~5天发生自然出血现象,血小板和出血时间正常,可考虑本病,若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但出血时间正常,则可确诊。注射维生素K1或新鲜血浆等治疗有效,可为辅助诊断。

相关推荐

新生儿出血症相关医生

更多>

  • 王丹华,主任医师
    王丹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理卫生,新生儿疾病,普通儿内科疾病。

  • 宋红梅,
    宋红梅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儿童疑难病的诊治,包括风湿免疫病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遗传性疾病。

  • 魏珉,主任医师
    魏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

  • 丁国芳,主任医师
    丁国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急救和管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婴儿营养和喂养、以及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 朱传槱,主任医师
    朱传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尿

新生儿出血症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