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 )

别名: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多发人群:
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腹胀 腹部压痛 呼吸急促 腹肌紧张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伪膜性肠炎就诊?

伪膜性肠炎就诊指南针对伪膜性肠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伪膜性肠炎挂什么科室的号?伪膜性肠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伪膜性肠炎要做哪些检查?伪膜性肠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伪膜性肠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伪膜性肠炎患者就医,解决伪膜性肠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腹痛、腹肌紧张、腹胀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腹痛腹胀感消失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腹部压痛、腹泻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多在10,000~20,000/mm3以上,甚至高达40,000/mm3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粪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有白细胞,肉眼血便少见,有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平衡或酸碱平衡失调,粪便细菌特殊条件下培养,多数病例可发现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粪内细胞毒素检测有确诊价值,将患者粪的滤液稀释不同的倍数,置组织培养液中,观察细胞毒作用,1∶100以上有诊断意义,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中和试验常阳性。 2.内镜检查 在高度怀疑本病时,应及时作内镜检查,本病常累及左半结肠,而直肠可无病变,乙状结肠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如病变在右半结肠,则需用纤维结肠镜检查,如在初期未发现典型病变者尚需重复进行,内镜肉眼观察:在早期或治疗及时者,内镜可无典型表现,肠粘膜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见到粘膜脆性增强及明显溃疡形成,粘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伪膜。 3.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失,在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肠壁间有气体,此征象为部分肠壁坏死,结肠细菌侵入所引起;或可见到溃疡或息肉样病变表现,上述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价值不大,空气钡剂对比灌肠检查可提高诊断价值,但有肠穿孔的危险,应慎用。 诊断标准 1.病史 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多有胃肠手术或其他严重疾病史,并在近期内用过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症状的发生多见于抗生素治疗4~10天内或在停用抗生素后1~2周内。有腹泻、腹痛、部分患者可排出斑块状伪膜,也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体征 可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休克表现,脱水征象;精神错乱等中毒变化;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胀气及肠鸣音减弱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 粪便涂片检查,是否发现球杆菌比例增高。必要时可作粪便双酶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中和法测定,以检查有无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存在。 4.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肠管胀气和液平。 (2)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见黏膜发红、水肿,表面有斑块或已融合成的伪膜。

相关推荐

伪膜性肠炎相关医生

更多>

  • 蒋青伟,主治医师
    蒋青伟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胰胆疾病(胰腺和胆管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胃肠息肉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 芦波,主治医师
    芦波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谭蓓,主治医师
    谭蓓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消化内窥镜胃镜、结肠镜等操作技能。

  • 潘国宗,主任医师
    潘国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 钱家鸣,主任医师
    钱家鸣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疑难杂症。

伪膜性肠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