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

别名:
小儿手足口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95%
多发人群:
5岁以下儿童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丘疹 低烧 水泡 口唇疱疹 口痛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病因

  1)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所以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相关医生

更多>

  • 王丹华,主任医师
    王丹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理卫生,新生儿疾病,普通儿内科疾病。

  • 宋红梅,
    宋红梅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儿童疑难病的诊治,包括风湿免疫病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遗传性疾病。

  • 魏珉,主任医师
    魏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

  • 丁国芳,主任医师
    丁国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急救和管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婴儿营养和喂养、以及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 朱传槱,主任医师
    朱传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尿

手足口病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