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85%
多发人群:
男性较女性多见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便血 息肉 肛乳头肥大 脓血便 息肉样损害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直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直肠息肉病因繁杂,其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组织结构异常 如幼年性息肉,即属错构瘤性息肉。

  2.基因遗传 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人常有家族性发病史。

  3.感染 部分息肉可由细菌、寄生虫等感染直肠黏膜,由肠道炎性病变增生而致息肉。如肠结核、肠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二)发病机制

  1.分类 病理上常将息肉分为2类: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2.病理

  (1)管状腺瘤:最为常见,多数是单个,有蒂,直径一般在1cm以下,在肠黏膜表面隆起如米粒或黄豆大,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颜色接近正常黏膜,质软;大腺瘤如樱桃或草莓,表面有浅沟或分叶状,色暗红,很少癌变。镜下形态可有不同程度改变,轻者为轻度腺体增多,上皮细胞无异常,重者不仅腺体明显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及染色也呈不典型改变,核分裂增多,进一步发展出现腺体细胞多形性,间质浸润,即被认为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2)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呈绒毛状、菜花状突出于黏膜表面,病变范围限于黏膜层,瘤体质地柔软,广基无蒂,体积较管状腺瘤大,镜下绒毛状突起呈分支状,形成一个细长乳头状花冠肿物。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90%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易癌变。

  (3)幼年性息肉:又称先天性息肉,属错构瘤性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有70%~80%发生在直肠,多为单发,小于1cm,青春期后有自然消失倾向。

  (4)炎性息肉(假性息肉):发生在大肠炎性疾病的再生与修复阶段,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血吸虫病等。常为多发,无蒂、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5mm,是其特征,颜色多较浅。有的亦可以有蒂,病程较长时可增大至几厘米。镜下见腺体变长伴有腺腔内反折,形成锯齿样外观。核分裂活性增加仅仅见于基底部,上皮细胞具有不明显的位于基底的细胞核、胞浆丰富,充满黏液。表面上皮下的基底膜增厚,表面上皮呈微乳头外观。增生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多在4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5)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性疾病,大肠内布满息肉状腺瘤,大小不等,可有蒂或无蒂,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多在12岁以后发生。

相关推荐

直肠息肉相关医生

更多>

  • 蒋青伟,主治医师
    蒋青伟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胰胆疾病(胰腺和胆管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胃肠息肉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 芦波,主治医师
    芦波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谭蓓,主治医师
    谭蓓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消化内窥镜胃镜、结肠镜等操作技能。

  • 潘国宗,主任医师
    潘国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 钱家鸣,主任医师
    钱家鸣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疑难杂症。

直肠息肉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