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医院排行榜

重庆渝中区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市大坪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 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展开】
  •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收录医生 759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56名     评级 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牵头成立了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即“重医一院医院集团”,集团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第一分院、金山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15家市内托管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璧山区人民医院、梁平县人民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人民医院、铜梁区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城口县人民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陕西省渭南市人民医院、陕西省富平县人民医院、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

    服务能力出众  院本部开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200张。2017年门诊量335.16万人次,出院病人14万人次,手术10.98万台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在重庆及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拥有25家教学医院和77家指导医院。

    医疗技术精湛  院本部常年承担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应急救援、干部保健及涉外医疗任务,是重庆市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重症病例救治首要单位和专家组长单位,以及重庆市唯一一家同时获肝、肾移植技术准入的地方医院。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介入、无痛诊疗等优势技术,推行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拥有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产科、检验科、重症医学、专科护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眼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老年病科),数量居全国第12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1个。获批卫生部培训基地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中心27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重庆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1个。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

    医疗设备先进  院本部拥有PET-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系统、炫速双源CT、宝石能谱CT、128层螺旋CT、3.0T MRI、1.5T MRI、平板DSA、SPECT、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IGR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

    医学人才济济  院本部拥有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等在内的一大批学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拥有教授276人,副教授354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392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9人,现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学术职务626人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8人,重庆市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60人次,重庆市医师协会正副会长46人次。

    科教成效显著  院本部形成了以神经科学、肿瘤学、脂糖代谢、眼科及重症医学等为代表的“五大优势学科群”。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3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个。承办统计源期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近5年(2013—2017)来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8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38项。2016年在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位。

    荣誉奖项众多 院本部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卫生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136号
    收录医生 249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59名     评级 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由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重庆市儿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3个和重庆市干细胞治疗工程中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国优秀卫生计生机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先进单位,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2016年“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国家卫计委“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构建和谐关系示范医院。在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位居全国儿童医院第三位。

    医院现有教职员工3500余名,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180名,高级职称专家26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等杂志副总编、副主编单位及国内10余家杂志副总编和编委单位;是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第六版主编和第七、八版副主编单位;是统编教材《儿童保健学》第一版主编和第二、三版共同主编单位;是《小儿外科学》第四、五版和《儿科人文与医患沟通》共同主编单位,《小儿传染病学》第四版、《儿科双语教材》、《儿科医生实习手册》副主编单位。是重庆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及小儿外科专委会、重庆市康复医学会、重庆市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医院现有渝中院区和礼嘉院区两个院区,共编制床位2480张。开放总床位1700余张。2017年门急诊量290.9万人次,住院量7.97万人次,外埠病人比例近40%。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是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认证的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全国联网的儿童急救中心、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是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全国唯一一家拥有肝脏移植资质的儿童医院,是重庆市哮喘防治中心、重庆市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急救中心、重庆市儿童营养研究中心、重庆市新生儿筛查机构、重庆市儿童创伤诊治中心、重庆市儿童五官诊治中心、重庆市儿童发育行为与心理健康中心、重庆市儿童康复中心、重庆市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共有4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儿童重症医学、小儿呼吸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儿科临床护理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罕见病(PID)诊治技术、肝移植技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介入肺科学技术、儿童癫痫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救治及HIFU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等技术均达国家一流水平。

    儿科学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科医师培养基地和儿科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及临床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学任务。年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400-500名,进修生及规范化培训人员200-300名。拥有先进、齐备的教学设备和临床技能训练室供学员学习和模拟训练。

    儿科研究所为医院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发育与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发育与疾病”为主线形成“免疫与感染”“神经精神疾病”“先天畸形与组织工程”“肿瘤发病机制与个体化治疗”四大方向,初步形成基础与临床相互合作与渗透的构架。小儿临床免疫、儿童保健、儿童呼吸病学、泌尿外科和新生儿病学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团队引进多名加拿大UBC大学(包括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健康科学院院士各1名)和其他海外大学高端科研人才,荣获中组部“千人计划”称号、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市首届“两江学者”等。医院保持了全国儿科学科学研究的先进地位:牵头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1项(1399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两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连续10年名列全国儿科界第一位。

    医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16所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全面合作关系。

    医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申请到“明天计划”、“微笑列车”、“重生行动”、“肢残儿童矫治计划”、 神华集团捐赠“白血病基金”等各种基金项目,并牵头建立 “重庆市希望工程--小天使基金”,为缓解贫困疾病儿童看病难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全国妇联慈善贡献奖。

    医院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牵头组建西部儿科发展联盟,并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该联盟辐射西部10个省区市,联盟成员共计132家。牵头组建重庆市儿科发展联盟,全市39个区县、61家儿科医疗单位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为促进中国儿科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中国重庆市临江路76号
    收录医生 314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380张,年门诊量超过百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5万人次,年手术量超2万余人次。拥有价值近4亿多元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有53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博士学位点27个,硕士学位点29个,并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20余名,有博士、硕士生导师近150名。有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在该院。

    近年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设有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等15个市级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移植技术、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技术,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承担重医多层次医学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50余名和本科生近千人。感染病科和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60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60余项,获专利授权40余项。主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及《肝博士》。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利用位于解放碑的优越地理位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全力打造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并正规划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国际医院,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 4 重庆市大坪医院
    重庆市大坪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之路10号
    收录医生 179     评价 0         评级 5
    中心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外称大坪医院)和野战外科研究所改建而成。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坐落在两江环抱、风景秀丽的佛图古关上,南俯长江,北瞰嘉陵,山水辉映,是全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军队医疗卫生机构,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中央首长来渝指定保健医院,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院所占地总面积近20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拥有目前西南地区规模**、功能先进,集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单体病房大楼,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
    人才实力 中心形成了院士领衔,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为骨干,以**中青年人才为主体的人才方阵。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00余名;博士、硕士生导师近20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人;总后“三星人才11人; 重庆市学科学术带头人18人。
    学科建设 中心学科专业齐全,外科学所有三级专业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野战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眼科、消化内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军队“2110”重点建设学科(野战外科学)。有全军战创伤专科中心、全军胸外科专科中心和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高血压代谢病、青光眼病、内耳疾病以及便秘为全军专病中心;妇产科、小儿科、泌尿外科为全军优生优育中心。战创伤医学、胸心外科、眼科学、神经内科、生物医学工程、肿瘤治疗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高血压病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愈合与组织工程研究所、宫颈癌防治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为重庆市研究所,皮肤科为重庆市高校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中心所有临床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均为博、硕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承担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5个层次13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年培养各类学员1800余名,年招收进修生500余名,已建成临床示教、手术转录及远程教学系统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内镜诊治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介入诊治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基地、军队及重庆市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中心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全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实验室—战创伤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全军重点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高血压病实验室、创伤基础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车辆生物安全碰撞实验室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以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级为代表的重大科研课题,课题总数660余项。先后获得军队、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50余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军队、省部级一等奖24项,军队、省部级二等奖118项。近五年发表SCI、EI期刊高质量论文650余篇;5分以上SCI论文60余篇;入选F1000的高质量论文7篇。2014年发表SCI论文202篇,5分以上20篇、10分以上3篇。成功在《Cell》、《nature》、《Science》三大**杂志发表论著。“十二五”获得国家专利400多件,2014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万元。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4~5次,每年接待外国专家来访100余人次,每年100人次专家教授受邀出国交流。
    临床技术 以急危重症和介入微创治疗为标志的医疗高新技术国内领先。建成了全国最早的大型集中式重症监护单元和西南地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ICU、CCU、NICU、血液净化透析中心等科室构建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国内领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心、肝、肺肾等大器官移植,小儿心脏移植填补了国内空白,肺移植存活时间居国内第二;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子刀治疗宫颈癌、脱钙骨移植治疗骨缺损、骨不连,游离空肠代食管术等新技术;开展了结肠重建食管术、体内雷管取出术、巨舌症等国内罕见手术;拥有全国第四家规范化的“一站式复合手术”平台,复合手术技术、脑血管病介入、心脏、肺、食管及肝、肠等微创手术、便秘外科治疗以及青光眼、梅尼埃病、代谢综合症的诊治等20余项技术迈入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四大国家级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及防控基地、卫生部内镜诊治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
    以严重创伤救治为品牌的医疗特色鲜明。中心创伤医学专业获得2项“973”项目的滚动资助,创伤、烧伤及复合伤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编出版《实用创伤救治》、《多发伤救治学》、《灾害医学》等多部教材或专著,总结形成的严重战创伤救治理论和技术、批量伤员救治策略和技术享誉国内。创伤专科医院是我国首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的专科医院、全军**的医学专科中心,构建了学科团队整体化救治模式,制定了严重创伤院内紧急救治流程,实现严重创伤一体化、全程紧急救治,总结形成的限制性复苏、紧急救治简明手术等损害控制新理论新技术显著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伤后确定性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与重庆市50余家医院建立了创伤救治网络,年手术2000余台,救治严重创伤200余例,成功率达96%,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形成了有效转化。
    医疗设备 医院现有先进大型仪器设备3000余台/件,设备总价值达13亿元,处于全球医疗机构的一流水平。引进有德国西门子最新一代Biograph 64排52环PET/CT和HR+ PET,是西南地区**拥有两台PET的医院;高精尖设备有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256排iCT,GE 64排闪速VCT,西门子3.0 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意大利百胜四肢关节专用磁共振O-scan,美国GE Infinia SPECT,美国GE Innova3100数字平板DSA,德国西门子AXIOM Artisd TA型大平板数字DSA,美国医科达IGRT医用直线加速器,荷兰Philips全自动单双平板DR,美国HOLogic数字化乳腺用X线机,美国GE Voluson高档彩超,迈柯维ROTAFLOW型ECMO系统,德国蔡司VisualMax全飞秒激光治疗仪、潘太克斯共聚焦显微内镜系统等,还拥有全身伽玛刀、头颅伽玛刀、中子刀、体外震波碎石机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高新科研设备有瑞士布鲁克7.0T小动物磁共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等。
    1994年,被评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6年被评为“爱婴医院”,1997年、1999年获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称号,2001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2002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军双优服务先进单位”、“总后勤部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总后安全稳定先进单位”、“总后勤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重庆市拥政爱民先进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物价信得过医院”、“重庆市爱心助残先进单位”、“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 5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4号
    收录医生 694     评价 0         评级 5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是重庆市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重庆市政府批准,由原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山医院合并组建,于2016年3月25日挂牌成立。2018年6月12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保留重庆市人民医院编制),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18年11月18日,依托医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临床医学院。医院是重庆市首家涉外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医院、重庆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定点体检单位,曾多次圆满完成国内外领导人、大型会议和赛事的医疗保健工作。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集聚。拥有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所、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重庆市骨伤骨病医疗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6个,拥有1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心血管外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过敏反应科),5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外科、骨科、老年病学科、耳鼻咽喉科学、医学检验科),14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麻醉科、呼吸内科、骨科、老年病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肿瘤科),1个重庆市特色医学专科(康复医学科),4个临床研究中心(心血管外科学、检验医学、耳鼻咽喉学、老年疾病学),5个国家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血管植入物工程实验室、肾脏病透析治疗研究室、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研究室、结核基因诊断中心实验室、神经变性病实验室)。医院形成了以心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肝胆胰腺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老年病科、医学检验科为主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群。

    医院高端人才汇集、专业实力雄厚。现有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双聘院士1人,高级职称近400人,博士70余人,拥有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

    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前身是1929年创立的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39年迁至重庆。1945年在学田湾设立国民政府中央医院城区门诊部,1947年该门诊部迁至现址,更名为国民政府中央医院重庆城区分院,1950年后相继整编为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直属医院。1951年负责西南局机关干部医疗保健工作,1954年设置全市唯一一家地专级以上高级干部病房(直至20世纪80年代),1955年正式命名为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1985年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副厅级医院,1991年增挂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1993年成为全市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7年增挂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2003年增挂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2006年增挂重庆中俄友好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前身是1935年创立的重庆义林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950年命名为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按中央卫生工作会议决定进行学科调整,组建成全国唯一的外科医院即重庆市外科医院,同期建成中国第一个肝胆外科临床科室。1995年增挂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1996年增挂重庆市骨伤骨病医疗研究中心,2001年更名重庆市中山医院。2012年与重庆市肺科医院合并组建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前身是重庆市肺科医院,创建于1956年,以呼吸疾病尤其是结核病防治为主,是西南地区较大的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和重庆市指定治疗结核病专科医院。医院曾用名为重庆市江北干部疗养院,后更名为重庆市第二结核病医院,1984年被市政府正式定名为重庆市肺科医院。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增挂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牌子。2012年与原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式合并成立重庆市中山医院。2019年12月27日,江北院区停诊。

  • 6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道门口街40号
    收录医生 131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设有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和卫生部化妆品人体安全与功效检测机构、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重庆分中心,办有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急症》。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针灸学会和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均挂靠在我院。
     

      医院分为江北区南桥寺院部和渝中区道门口院部,目前开设病床1000张,设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12个。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皮肤科),国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专科6个(皮肤科、神内科、针灸科、妇科、肾病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皮肤免疫研究室),市级医学和中医药重点学(专)科9个,市级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3个,市级研究院、所2个和市级临床质控中心1个。医院有高级职称人员24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级名中医30人,医学博士18人,硕士100多人,国家和省级师带徒导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国家和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42人。医院拥有大型数控放疗系统、核磁共振、螺旋CT、1000毫安多功能数字X光机、全自动生化仪、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200余 台,医疗设备总值1.5亿元。就诊病人来自全市40个区县、市外及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等世界各地。
     

      医院先后获国家各级科技成果奖70余项,其中“中医药治疗脑部胶质瘤的观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发明一等奖。医院研制了参麦注射液、丹桃合剂、降糖丸、更年宁心胶囊等多个国家新药。研制了工艺独特、安全有效的院内制剂200余种。
     

      几年来,医院先后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等荣誉50多项。

  • 7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健康路1号
    收录医生 87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一所集急救、医疗、科研、教学与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交通枢纽两路口地区,占地20,275平方米,现有面积2.8万平方米,在建综合住院楼8万平方米;开放病床680张,在职职工729名,其中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101人,中级职称230人,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48人,硕士生导师6名,客座教授7名。医院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创伤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36个临床科室,拥有超级伽玛刀、16层及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MRI)、GE1250mA C臂心血管造影机、philips7500彩色心脏三维超声仪、Medison SA9900 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GE双探头ECT、stolkertⅢ体外循环机、神经外科Leica手术显微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最早在西南地区推动血液动力学监测和国内实施床边漂浮起搏、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进行急性中毒的抢救。率先在西南地区使用DDD起搏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90年代成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创伤急救水平达到国内第一流水平,创伤外科学、院前急救学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外科(急重症救治)为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院级重点学科有:骨科、心血管科(心内科、胸外科)、急救部(院前急救部、急诊、ICU)等。 近年来,医院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在研和已结题课题近70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交流1000余篇。医院始终以履行公共卫生救援职能为己任,现已发展成为我市承担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任务的枢纽单位。2011年3月,我院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

  • 8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91号
    收录医生 59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是一所以医疗为中心、兼有科研、教学、预防和干部保健等任务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99年成为首批进入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中心医院。医院位于全市政治、文化、经济、旅游中心,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毗邻。全院医疗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开放床位有高、中档165张,日门诊量600人次,承担了中央领导来渝、市级领导、市级机关干部及社区群众22万多人的医疗保健任务。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拥有大量的高中级医疗、科研、教学等人才,拥有先进的螺旋CT,德国爱克发CR系统,HGGR-2000体内伽玛刀、HGCF3000冷极射频刀、HGC3000肿瘤介入热疗机、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和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美国多功能彩色阿克松128IDC/1OC超声系统,GELOGig200pro,西门子亚当高档黑白B超系统,日本宾德电子胃镜,岛津1250型及岛津ZS30型800毫安和美国长青1000毫安多功能X光机,美国(GP9000(24小时动态心电图、美国动态血压、运动平板、美国全自动呼吸机,欧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拥有设备完善的血液透析室、中心检验室、ICU、CCU病房。近年来引进外资120万美元的眼科设备,建立了雷纳广济眼科医院,开展了准分子激光治疗术LASIKPRK,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等手术及激光治疗各种眼底疾病,尤其是开展LASIK新技术在西南地区尚属领先地位。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拥有临床、医技科室20多个,设有老年干部保健研究所、雷纳广济眼科医院、加州二门诊部。99年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挂牌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指导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到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教学查房,使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专科、眼科及干部保健工作等方面占有相当优势,并以不断开拓进取精神,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为广大干部及病员服务。

  • 9 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中山医院
    三级丙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312号
    收录医生 105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市中山医院是由创建于1935年的义林医院、解放后改建的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成立的重庆市外科医院演变发展而来。2001年,经市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山医院。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凭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和“素质、责任、务实、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山医院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
     

      致力学科建设,打造强势品牌
     

      重庆市外科医院曾集中了市内著名外科专家王安定、冉瑞图等一大批业务骨干,是重庆市成立二级分支外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骨伤骨病外科最早的医院之一。因此这三个专业一直是医院的强项。
     

      近十余年来,在我市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何德沛院长领导下,医院发展迅速,不但建成了《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西南分中心》、《重庆市骨伤骨病治疗中心》《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等,而且还建立健全了全部的外科和内科的二级分科及妇、五官、皮肤科等综合医疗功能,引进了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业务骨干,还新建了三幢现代化的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和放射治疗楼。成为社会公认的重庆市发展最快的医院之一。为了使医院的功能与名称相一致,也为了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经市政府批准,2001年2月24日重庆市外科医院正式更名为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中山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设备先进,医疗条件好,擅长处理外科、内科各专业的各类疑难重症及各种创伤和复合创伤等病人。在各科和内外科联合救治和严密监护治疗的良好条件下,医疗效果显著,是重庆市卫生局直属集科研、教学、医疗一体的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三级专科医院。
     

      全院共设置病床450张,现有职工55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6人,高级职称100人,中级职称115人。医院拥有以何德沛为代表的国内著名专家十余人,有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临床科室有心血管外科,小儿心脏外科、心脏介入治疗科、胸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伤科、骨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血液病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皮肤科、理疗康复科、医学美容科、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透析室等。医技科室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病理科、供应室、营养科等,并设有心脏血管疾病和骨伤骨病相关研究室共5个。其中心血管外科与骨伤骨病科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 医院拥有各种大型及先进医疗设备如:先进的以色列ELSCINT双螺旋CT,美国GE1250MA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日本1300MA大型C臂X线机,500MA胃肠X线检查机、多台美国和德国的X线摄片机、智能惠普5500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仪、西门子小狮王B型超声及颅脑彩色多普勒、美国太空实验室心电运动平板检查仪、日本光电的肌电图一诱发电位及心脏、神经电生理检查仪,骨密度检查仪、肾结石碎石机、德国西门子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后装机、头部、体部X刀全套设备,意大利BELLCO公司产Formula2000型世界先进 的血液净化装置、各种进口的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支纤镜、膀胱镜、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前列腺气化电切镜、麻醉机、呼吸机、人工心肺机、多功能心肺床边监护和中心监护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病理及临床检验等先进设备。 新建住院大楼外设有绿化区和供交通使用的中山广场,供病员休闲散步及车辆往来。大楼内布局合理,各部门之间联系配合方便,设有电梯、中央空调、中央吸引、中心供氧、消防报警、双路电源等系统。病区设甲、乙、丙、丁四类不同档次病房,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每间病房有独立卫生间及淋浴设施,24小时供应热水、开水。新门诊大楼临街而立,风格别具,有专门为医院而设的停车港,门诊设服务咨询台有免费供病员使用的推车及坐椅,诊断室均为单间,方便病员检查及候诊,各专科门诊节假日均开放,门诊外设有停车场,专人24小时管理。急诊设有绿色通道,抢救、治疗、观察设施齐备,24小时专家应诊。医院还开展出动救护车接送病员服务。方便患者就诊。 

  • 10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1号
    收录医生 593     评价 0         评级 5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前身是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8年与重庆市中医院合并。 

           医院是重庆市规模**、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龙头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中医院和第四临床医学院、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医院荣登香港艾力彼“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第13位,位居西部前列。

           医院现分江北区南桥寺院部和渝中区道门口院部,占地163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现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2300张,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0个。2017年门诊量217万人次,年出院病人6.8万人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皮肤学科)、重点专科(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妇科、脑病科、肛肠科、骨伤科、肝病科、护理学)共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湿疹中医外治法重点研究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二级实验室2个(生化实验室、免疫微生物实验室),卫生部诊断鉴定机构1个(化妆品皮肤病鉴定机构),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麻醉科),重庆市中医重点学(专)科15个(皮肤科、针灸科、肾病科、风湿病科、肿瘤科、妇科、脑病科、肛肠科、骨伤科、肝病科、治未病科、儿科、眼科、乳腺科、脾胃病科),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3个(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防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颈腰腿痛治疗中心),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个(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美容皮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院内研究所3个(皮肤病研究所、针灸研究所、古验方与中药制剂研究所),是中国-新加坡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重庆)、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皮肤、针炙)、重庆市中医特色诊疗工程技术中心、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针灸、皮肤)、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站、重庆市中医护理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重庆市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设有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重庆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中心重庆分中心,办有《中国中医急症》杂志。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针灸学会和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均挂靠在医院。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3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10余人,国医大师2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重庆市首届首席医学专家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级名中医30人,国家和省级师带徒导师16人,重庆市高端后备人才5人,硕博士7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49人。

           医院拥有医用直线加速器、大型数控放疗系统、1.5T核磁共振(3台)、64排128层及16排螺旋CT(共3台)、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直接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大型医疗设备200余台,医疗设备总值5亿多元。

           医院先后获国家各级科技成果奖130多项,其中“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发明一等奖。医院研制了参麦注射液、丹桃合剂、降糖丸、更年宁心胶囊等多个国家新药。获得药监局生产批文的院内制剂228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300多个。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国家卫计委雅安芦山抗震救灾工作突出单位、重庆市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重庆市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重庆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100多项。医院创先争优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0年12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了医院,勉励医院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2018年2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医院视察,勉励医院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以及治疗重症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为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出中医药独特的贡献。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