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钩虫病(肺部钩虫病 )

别名:
肺钩虫病,肺钩口线虫病,肺十二指肠虫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89%
多发人群:
长期从事农田作业的农民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瘙痒 疱疹 丘疹 皮肤出血点 钩蚴性皮炎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肺部钩虫病治疗?

肺部钩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钩蚴性皮炎,可用2%~4%碘酒、15%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软膏或悬剂加0.1%地塞米松局部涂敷。

  药物驱虫治疗可选用:

  1.阿苯达唑(肠虫清) 对肠道线虫有选择性及不可逆性抑制葡萄糖摄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且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ATP产生,引起虫体死亡。本药口服后吸收良好,2.5~3.0h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约8.5h。驱钩虫成人每天剂量400mg,顿服,连服3天。驱虫率达97%,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2.左旋咪唑 本品抗虫活性为四咪唑的2倍,选择性抑制虫体肌肉的琥珀酸脱氢酶,使虫体麻痹,随肠蠕动排出。成人驱钩虫剂量100~200mg,饭后1h顿服,连服2~3天。

  3.奥苯达唑(Oxibendazole) 成人剂量为10mg/kg(每片100mg),半空腹顿服,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达56%~100%。不良反应少、程度轻、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二)预后

  一般良好。

肺部钩虫病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钩虫病首选贯众汤,药用贯众、苦楝根皮、土荆芥、紫苏、槟榔等。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如钩虫病,兼有黄胖湿肿的,可用大温中丸,药用针砂、香附、地骨皮、白芍、厚朴、苍术、山楂、陈皮、白术、茯苓、苦参、甘草,研末,水泛为丸。每服3~6克,每日1~2次,连服1~2月,有健脾消肿、化湿清热作用。

相关推荐

肺部钩虫病相关医生

更多>

  • 贺建清,
    贺建清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 毛辉,
    毛辉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 欧雪梅,
    欧雪梅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肺血管、胸膜、纵隔、膈肌等疾病,包括常见病与疑难病的诊治。

  • 尹有宽,
    尹有宽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

  • 吴鸣鹤,
    吴鸣鹤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传染科

    擅长疾病: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慢性乙型肝炎转阴纤维化的预防和治

肺部钩虫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