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淋巴瘤(腺淋巴瘤 )

别名: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一般经过手术后能够有效治疗在90%以上)
多发人群:
40~7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极...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囊肿 生长缓慢 腮腺无痛性肿块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腺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腺淋巴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这是腺淋巴瘤所特有的。也有报告发生在颌下腺者,但这种情况有人认为仍发生在腮腺紧靠颌下腺的部分。可能与其组织来源有关。发生在腮腺内的,常见部位是腮腺的后份表面及其下极。腺淋巴瘤的发生率占涎腺肿瘤的6%,为大涎腺肿瘤的8.4%~20.7%,占腮腺良性肿瘤的17%~33%。腺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7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极少见。主要罹患于男性,占85%~90%。

  大多数患者以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为主诉。肿块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多数病例肿瘤质地软,有柔性,少数为囊性。边界清楚,可活动,与皮肤无粘连,一般瘤体不超过6cm。临床很难与其他腮腺肿瘤相鉴别。术中可见本瘤包膜菲薄,质脆,虽易剥离,但易穿破而溢出黄色或棕色液体。少数病例肿块有波动感或压痛。一般无功能障碍。 1.大体形态 腺淋巴瘤体积一般不大,直径一般在3~4cm。肿瘤表面光滑,常呈轻度分叶,有完整纤薄的包膜,呈圆形或卵圆形,较软,可压扁,有时呈囊性感。切面大部分呈实性,可见似干酪样,灰白色,质地均匀。部分呈囊性,常见棕色较清的粘液样、胶东样或乳汁样物质由囊内流出。

  2.镜检 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的大腺管或囊腔,并有乳头突入管腔,腺腔内含红染色无定物质。有时见有胆固醇结晶裂隙或少量炎性细胞。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浆;外层细胞呈立方、多角或圆形,核空泡状,淡染,可见核仁。腺管上皮细胞无异型性。有时可见上皮细胞呈鳞状化生,偶见粘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也可排成实性团块。间质中除有一些纤维结缔组织外,尚有许多淋巴细胞密集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团块,或形成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

  3.生物学特点 腺淋巴瘤生长缓慢,瘤体一般不大,极少有直径超过10cm者。文献报道局部复发率为5.5%~12.2%,但Evans等认为,所谓复发,并不是原来的病变可生长,而是具有多灶性的特点,在同一腮腺内可有一个以上的肿瘤,也有双侧同时发生者。肿瘤癌变者极少。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相关推荐

腺淋巴瘤相关医生

更多>

  • 吴敏,主任医师
    吴敏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各种细胞类型肺癌的治疗;肿瘤热疗;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治疗;纤支镜诊断治疗。

  • 邓琦,主任医师
    邓琦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邓琦,主任医师
    邓琦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擅长疾病:综合内科病的诊治及健康调养,如:感冒咳嗽、胃痛腹泻、糖尿病、甲亢、失眠、头痛、疲劳、风湿、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贫血、出血等。

  •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各类贫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腺淋巴瘤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