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 )

别名:
小儿低铁性贫血,小儿营养性低色素性贫血,小儿营养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一般正规三甲医院典型病例治愈率达75%
多发人群:
儿童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头晕 持续低烧 持续性发热 意识朦胧状态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小儿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

  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4.对代谢的影响

  出现代谢障碍:导致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

  症状: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粘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

  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

  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6.易发生感染。

  二、诊断:

  结合出生体重、喂养史、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象特点等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之后进行下一步检查:如大便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胃肠X线、胃镜检查及相应的生化、免疫学检查等,进行病因诊断。

  临床上将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3个阶段。其诊断标准分别如下:

  1.缺铁或称潜在缺铁

  铁丧失超过摄入,铁处于负平衡,仅有体内储存铁的消耗。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2)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缺铁。血清铁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是正常的。

  3)血清铁蛋白<14μg/L。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同时,符合(2)或(3)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铁储存耗尽,没有足够的铁来满足骨髓造血的需要。血清铁浓度降低,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而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减少尚不明显。

  1)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

  2)转铁蛋白饱和度<15%。

  符合缺铁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上述任一条件者即可诊断。

  3.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符合缺铁及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

  2)铁剂治疗有效。

  铁剂治疗性试验:连续口服铁剂数天后,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快速上升。

  一般在服用铁剂后的第5~10天,网织红细胞升高至4%~10%,而其他贫血没有这种反应,为特有反应。

  特点:简单易行,但获得结果较慢。如患者有铁剂吸收障碍,须采用注射铁剂治疗试验做出诊断。

  注意事项:患者在试验前不久应没有服用过铁剂。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相关推荐

小儿缺铁性贫血相关医生

更多>

  • 王丹华,主任医师
    王丹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理卫生,新生儿疾病,普通儿内科疾病。

  • 宋红梅,
    宋红梅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儿童疑难病的诊治,包括风湿免疫病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遗传性疾病。

  • 魏珉,主任医师
    魏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

  • 丁国芳,主任医师
    丁国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急救和管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婴儿营养和喂养、以及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 朱传槱,主任医师
    朱传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尿

小儿缺铁性贫血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