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5%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发烧 结节 压痛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股三角区压痛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血栓性静脉炎应该如何预防?

 血栓性静脉炎预防

  着眼于发生肺栓塞的严重威胁,对所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均应提前进行预防。股骨头骨折、较大的骨科或盆腔手术,中老年人如有血粘度增高等危险因素,在接受超过1小时的手术前大多采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术前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5000U,以后每8-12小时一次,直至患者起床活动。急性心肌梗死用肝素治疗也同时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利。华法林和其他同类药物也可选用。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用右旋糖酐40。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无预防作用,对于明显有抗凝禁忌者,应采用保守预防方法,包括早期起床活动,穿弹力长袜。定时充气压迫腓肠也较好的效果,但患者多难以接受。

  深静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是由于其严重的致死并发症-肺栓塞,以及遗留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

相关推荐

血栓性静脉炎相关医生

更多>

血栓性静脉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