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性氨基酸尿...(小儿肾性氨基酸尿...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婴幼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小脑性共济失调 营养障碍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小儿肾性氨基酸尿...应该如何预防?

  肾性氨基酸尿是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预防胱氨酸尿症引起的尿路结石,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降低尿胱氨酸浓度,另一是增加胱氨酸溶解度。如患者尿胱氨酸的排泄量较少,属于“无结石性胱氨酸尿症”,可不予特别治疗,动态观察,定期复查。在水化尿液与碱化尿液的基础上,部分患者给予D-青霉胺或α-巯基丙酰戊炔甘油,可以有效地抑制尿路结石的生长;还可发现经上述治疗后尿胱氨酸浓度控制在138~326mg/gCr,结石逐渐消失。但该药有较大的副作用,30%使用硫普罗宁者有显著副作用,使用D-青霉胺者85.7%发生副作用。Chow等对16例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在使用D-青霉胺或α-巯基丙酰戊炔甘油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了卡托普利。结果显示,D-青霉胺和α-巯基丙酰戊炔甘油都能使水化尿液与碱化尿液治疗失败的患者产生结石的几率下降,卡托普利也有相同的作用,但疗效似乎不如前两者,与他们也无相加作用。

相关推荐

小儿肾性氨基酸尿...相关医生

更多>

小儿肾性氨基酸尿...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