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 )

别名:
胎热,胎毒,疮毒走黄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新生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腹胀 肝脾肿大 瘀斑 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就诊?

新生儿败血症就诊指南针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新生儿败血症挂什么科室的号?新生儿败血症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新生儿败血症要做哪些检查?新生儿败血症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新生儿败血症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就医,解决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烦躁不安、腹胀、瘀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腹胀消失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出血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 外周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细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计数增加。 2. 细菌培养 (1)血培养; (2)脑脊液培养; (3)尿培养; (4)其他分泌物培养。 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以及培养技术等原因,培养阴性结果也不能除外败血症。 3. C反应蛋白测定 细菌感染后,C反应蛋白6~8小时即上升,当感染被控制后短期内即可下降,因此还有助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中有高危因素(如母亲产前和产时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或产期胎膜早破等)、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象改变、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等可考虑本病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菌或病原菌抗原的检出。

相关推荐

新生儿败血症相关医生

更多>

新生儿败血症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