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病 )

别名:
囊型包虫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4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腹部肿块 脾肿大 腹水 脾大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细粒棘球蚴病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有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免疫学检查

  (1) 棘球蚴抗原皮内试验:

用人或羊包虫囊液抗原0.1~0.2ml皮内注射,15min后局部丘疹明显增大,周围红晕,可有伪足出现(即刻反应);12~24h后继以皮下红肿与硬结。当患者血液内有足量抗体存在时延迟反应常不出现。在单纯性病例,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均呈阳性在穿刺、手术或感染后即刻反应仍为阳性,但延迟反应被抑制皮内试验阳性率在80%~90%之间。但可出现假阳性,其他寄生虫病特别是带绦虫病等有较高的非特异性反应该试验操作简便、快速,但可有假阴性与假阳性反应,阳性率达70%~95%,可作为临床初筛,与结核病、恶性肿瘤、腹腔结核、囊虫病与肺吸虫病可有交叉反应。

  (2)血清免疫学试验:

检测病人血清抗体试验方法多种,包括琼脂扩散、乳胶凝集、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电转印迹(enzyme-linked immunoelectro-transfer bolt,EITB)等,但以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吸附最为常用,阳性率约90%左右。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的ELISA与EITB的,可检出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阳性率以肝棘球蚴病最高,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为80%,约5%呈假阳性反应;包虫囊破裂者较完整者高;多发性包虫囊患者较单个者高。但与猪囊尾蚴病可呈交叉反应。

  (3)循环抗原测定:

该类测定的敏感性低、特异性差但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常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见肝内边缘清晰的圆形囊肿,可测定其部位、大小与数目,B型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无损伤、简便的优点,有时可见母囊中子囊与囊中头节光点。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流行区人群包虫病的普及、手术前包虫囊肿的定位以及手术后的动态观察

  2)CT影像检查

对包虫囊的准确定位,大小测量和计数均为可靠。肝与肺细粒棘球蚴病可见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

  3)X线检查

肺包虫囊患者X线胸片可见大小不一、孤立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质的阴影。腹部X线平片上囊壁的圆形钙化阴影及骨X线片上囊性阴影对诊断也很有重要意义。

  4)MRI检查

包虫囊病灶在T1加权像上呈均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像上大部分呈低信号,部分呈等信号。在囊性包虫病诊断上,与CT相比并无更多优越性。

相关推荐

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医生

更多>

  • 赖礼铎,主任医师
    赖礼铎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对胃肠道及肛肠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 黄锡坤,主任医师
    黄锡坤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胸膜疾病、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呼吸内镜。

  • 区秀燕,主任医师
    区秀燕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慢性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规范诊治,戒烟、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气胸、胸腔积液、肺炎及多种呼吸疑难病有接近30年的诊治经验。

  • 全华斌,主任医师
    全华斌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

  • 张秋生,主任医师
    张秋生 主任医师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9年,擅长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病的诊治及胃肠镜的诊疗操作,尤其在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胰腺病方面的诊治有较为独到的效果。

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