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病(肠道息肉病 )

别名:
肠息肉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手术切掉,95%,但易复发
多发人群:
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普外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肠道息肉病检查

 粪便潜血试验:其诊断意义有限,假阴性较多,阳性者可提供进一步检查的线索。

   1.X线检查

X线钡剂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病变常常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不仅可直视下观察大肠黏膜的微细病变,而且可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刷片检查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因此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电切摘除后送验,大的或广基的巨大息肉则往往只能行钳取活检。由于该病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多在结肠癌普查或对有胃肠不适患者进一步检查时偶尔发现。如果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小于1cm的息肉,通常需进行活检,然后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处理;如果是直径大于1cm的息肉,则无需活检,直接在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如果息肉是在乙状结肠镜下发现,且活检证实为腺瘤,则需结肠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近端结肠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腺瘤或赘生性病变。

  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的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他处腺瘤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后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结论。临床上这种术前钳取活检的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的情况在绒毛状腺瘤中相当常见。

相关推荐

肠道息肉病相关医生

更多>

  • 秦新裕,主任医师
    秦新裕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胃肠外科

  • 吴国豪,主任医师
    吴国豪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消化道肿瘤、临床营养

  • 周平红,主任医师
    周平红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消化道病变的内镜和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EMR、ESD治疗等工作,首创ESE)和EFR治疗黏膜下肿瘤,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微创新技术。

  • 吴肇光,主任医师
    吴肇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外科危重病人复苏、营养的研究和临床及人工肝辅助装置的研制

  • 陈君雪,主任医师
    陈君雪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

    擅长疾病:乳腺疾病、乳腺癌的诊治,是全国最早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保乳手术和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

肠道息肉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