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医院排行榜

四川成都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军区总医院、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解放军452医院、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展开】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收录医生 868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2名     评级 5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加、英等国教会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1938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齐大组建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医院在现址全部建成,简称华西医院。
    1951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2001年5月,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回望历史,从1892年的西医诊所,到现在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临床医学院及医院,历代华西人通过一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建成了当今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学院/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教育部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排名A-,中西医结合医学均排名B+;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2个,数量名列全国医院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专科声誉和**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十年名列全国第二。领军人才方面:有两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高端引进人才3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1人;52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268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
    医疗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医疗区占地500余亩,业务用房60余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300张,在职员工1万余人;现设成都国学巷本部院区、温江院区,全托管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简称上锦分院);有25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46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门诊设专科、专病门诊200余种,**日门急诊量20000余人次;有标准手术室99间,日均外科手术500余台;有核磁共振11台、螺旋CT 11台、直线加速器6台、PET-ECT 2台、伽玛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当今世界上**的诊疗设备,设备总值22亿。2019年门、急诊量573.85万人次,出院病人27.90万人次,手术18.66万台次,平均住院日7.13天,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25.56%。医院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终末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患者医疗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不断创新优化门诊预约体系、多学科联合门诊、通科门诊、日间手术流程等医疗服务模式,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心脏介入治疗、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微创手术、临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教学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医学学府,有完整的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全院在职高级职称专家101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15名、硕士生导师403名,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华西临床技能中心是中国规模**的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基地,临床技能训练设备设施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中心是美国心脏协会(AHA)在中国大陆首家授权认证培训基地、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亚洲首家认证教育机构、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协会(RCS)认证教育机构、首批国家级临床技能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考试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
    本科教育设临床医学(含5年制和8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医学6个专业/系。研究生教育有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医学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全院共有博士学位点42个、硕士学位点44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自2000年开始,在中国大陆率先开展面向社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拥有2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且已经拓展到规范化住院药师、住院技师和住院护士培训;目前全院在训规培医师2003名,护士770名,技师/药师349名;十余年来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输送5000余名三基扎实、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医学人才。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国际化,每年招收本科留学生100余人,覆盖全球22个国家;留学生毕业后获美国加州医学会,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医学会认证,具备注册行医资格。
    目前全院全日制本科生3388人(港澳台学生30人,外籍留学生580人)、在读博士生1025人、硕士生1564人,在站博士后437人;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45门次;近年来出版教材250余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86部,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8本;先后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科研方面,华西医院是中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0年名列全国第一;在Nature INDEX排行榜上,名列全球第26位,中国第一位;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是我国首批**入选“2011协同创新计划”生物医药类项目的牵头单位;牵头的“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
    医院现有包括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及重点实验室39个、基础研究室38个、临床研究所/室21个、科研支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7个;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西药和中药GCP),国家新药药效评价中心,国家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检验机构等。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973、863、科技支撑等国家计划项目近千项,年均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亿元。近五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政府科技奖130余项;专利申请及授权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1年排名第一;发表科技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长期名列前茅,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2年排名第一,“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10年排名第一。
    目前,华西医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条专业从事医药成果转化的华西转化医学研究链。2012年在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区政府支持下共建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并获批成为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整合“政-产-学-研-资-用”转化医学资源优势,搭建了面向全国、开放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加速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2014年底获批建设省内首家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医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各开放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国家GLP中心、国家GCP基地、国家灵长类实验动物基地(国家级猕猴繁育基地,种群规模3000余头)、国家新药药效评价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从原始研发到生产流通的新药创制的创新产业服务链。
    管理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院领导班子及管理团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医改方针政策;管理上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教学改革、科研体制创新、人事制度与薪酬体系改革、职工关爱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管理改革实践,为学院/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历次检查及各类专项工作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得表彰;先后荣获亚洲医院管理金奖3项、银奖6项,是中国大陆医院获评该奖项目数最多的医院。
    后勤保障方面,医院依托信息化平台的有力支撑,在设备采购、物资配送、耗材管控、设备维保、基建管理、动力运行保障、能耗管理、安全保卫、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医保业务核算、膳食保障等方面持续推动渐进性的改革,构建起一套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培养了一支敬业务实、高效专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充分保障了医院业务的高速发展。华西医院是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多年来能耗均低于业务增长量;连续多年获评省市公安系统平安示范先进单位;后勤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际交流方面,学院/医院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特别是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高端合作。近年来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医院、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圣爱德蒙学院、匹兹堡大学、美国Thomas Jefferson 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病儿医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及西澳大学等30余家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瑞典等国合作开展项目30余项;主办/承办大型国际会议80余次,接待来访外宾50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及境外学习6000余人次;分批次派出医、护、技管的组合团队赴境外**医疗机构学习交流,开拓国际视野,认识自身差距,寻找合作契机。
    社会责任方面,华西医院承担起“国家队”的光荣使命。在大型公共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出色完成多项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区域辐射及引领作用,通过对口援建、管理与技术输出、进修学习等形式,特别是华西远程医学网络平台,主动将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充分带动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华西医院担当了疑难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技术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伤员数量最多,救治成功率**,创下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媒体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为“不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的光荣称号。在玉树地震、彝良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以及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其他重大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几乎都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2018年5月,医院牵头筹建并获批成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队伍(EMT)第三类队伍”认证评估,成为全球第一支**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平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组建国家医疗队支援藏区、派出**专家支援新疆地区学科建设、抽调专家参加国家医疗队或单独组队援助非洲等,都充分体现了医院作为“国家队”的社会担当。
    医院践行国家医改政策,推进区域分级医疗;长期承担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和基层骨干医师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支援了甘孜州人民医院、石渠县人民医院等十余家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层医院,对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其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招收来自于全国的进修学员超过3000人次,为二级以上基层医院培训了大量技术骨干。依托华西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建立的华西特色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已覆盖西部为主的25个省、市、自治区的674家医疗机构,每年为基层培训医务人员60万人次,远程指导疑难重症病人诊治超5500例次。探索建立了托管型、领办型、联盟型医联体和分级医疗模式。
    华西医院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以全面推进“一流学科 一流党建”为主线,秉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三个统筹、四个着力”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医德医风等工作紧密联系,开创了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薪火传承砥砺前行。
    面对“2030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华西人秉承“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院训,以“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为目标,正在为实现从国内领先到世界一流、从“跟跑”到“领跑”的全新跨越,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医院谱写出新时代的华西乐章。

  • 2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一环路西二段32号
    收录医生 453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57名     评级 5

      坐落在成都青羊宫旁、浣花溪畔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建于1941年,前身四川省公立医院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52年命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89年评为首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1年增挂四川省红十字医院牌。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合并,成为现在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挂牌医院;2013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牌。2013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援建的川港康复中心在医院正式落成启用。全院除院本部外,设有草堂病区、城东病区、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所等病区和研究所。另有三家托管单位即崇州分院、新津分院、温江分院,形成了以临床医疗、干部保健、应急救援、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一体的集团化发展格局。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历经七十载风霜洗礼,医院现已成为四川省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技术的指导中心。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卫生部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国家和四川省的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四川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也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干部保健基地。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先进单位等各项荣誉。三届院长分别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全院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以建成国内一流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和科技创新,各方面工作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医院医疗业务用房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现开放病床4300张。内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抢救设施一流的ICU病房、CCU病房、层流病房、国际标准的手术间等。拥有国际一流的PET-CT、双源CT、核磁共振、TrueBeam直线加速器、各种先进的数字化超声和病理检查等医疗设备,总价值达15亿多元,为患者医疗、康复、保健等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证。
     

      连续十年,全院医疗业务持续上升, 2013年全年总诊疗400.5万人次,出院12.2万人次,住院和门诊手术共8.3 万台次。开展了器官移植、胰岛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脏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手术以及胸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等高新手术。可同期进行大血管、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搭桥等高难度手术。人类疾病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检测技术、脑神经电生理、超声心脏电生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人胰岛细胞分离和移植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医院医疗技术的龙头。
     

      医院也是四川省急救中心所在地,承担着全省大型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对下级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指导、培训等。近年来出色完成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上百次。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投入地震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全院共救治伤员5700人次,抢救危重伤员1000余人次,完成手术2502台,为降低地震伤员死亡率、减少致残率作出了突出成绩。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09年,医院成功处置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实施救援救助。院内接治地震伤员171人,完成手术94台次;前线医疗队驻守芦山15天,连续奋战,完成诊疗3486人次,实施清创手术301台次,有力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顺利开展。2010年医院受卫生部指定牵头组建西南唯一一支国家卫生应急队,这是目前唯一一支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同时受省委、省政府指定牵头组建四川省预备役高炮师野战医疗分队。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发展史上,拥有众多优秀的医学专家,他们是:国家著名一级口腔医学专家黄天启、国家著名一级骨科专家谢锡瑹(shū)、国家著名一级儿科专家樊培禄、国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荣耀、著名中医妇科专家童辉之、四川医学检验奠基人杨茂久、四川省心血管专业奠基人吴德诚博士等,他们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如今,一大批秉承老一辈专家优秀品德与钻研精神的医务工作者正在为医院新时期的腾飞而努力拼搏。全院在职职工61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79人,高级职称专家836人,“千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专家1人,博导17人,硕导124人。现有学科82个,其中检验科、临床护理、肾脏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学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基地挂牌医院。有人类疾病基因研究、超声医学、器官移植转化医学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眼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超声医学、检验科、性病科、皮肤外科、感染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儿科、骨科、卫生管理、器官移植、消化科、口腔科、内分泌科等17个学科是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省病历质量控制中心、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等13个省质量控制中心设于我院;设有神经疾病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器官移植研究所、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19个研究机构。
     

      近年来,全院在科研、教学和新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80余项,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1项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对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眼病、先天性眼组织缺损、高度近视、肾病等致病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在器官移植、细胞移植及移植免疫的临床及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英国自然医学、美国移植、美国免疫学、科学转化医学等杂志上刊出。全院在科技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排名进入前百名。医院创办的医学期刊《实用医院临床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为四川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医院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49个,每年接受医学院校实习生2000余人;是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每年为社会培养合格住院医师200余人;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西南地区唯一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每年培养临床药师和师资60余人;设有中等专业护士学校,每年培养护士2000余人。与香港“站起来”组织长期合作,为全省培养康复专业人才近4000人。
     

      医院高度重视护理工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强化专科护理,创新护理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首批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及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
     

      医院坚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友好合作与交流,每年接待来访外宾200余人次,出访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近100人次。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异种移植实验室、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的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实验室、与美国杰弗逊大学超声研究所共同建立了超声医学合作实验室、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Dean McGee眼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眼科医师培训中心、与法国骨科医师协会和关节镜协会合作成立中法骨科培训中心等。医院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专家学者及学生互访、学术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作为大型公立医院,医院努力履行公益责任,积极实施“松散型医疗集团”和“全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医疗联合体,有效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医院每年派出医疗队对口支援阿坝州人民医院,金川县、通江县、新津县人民医院,资中资洲医院等;对口帮扶仪陇、射洪医疗卫生,为基层送医送药,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近10年,院流动眼科手术车医疗队到达四川省50个边远地区,为2万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十分关心支持医院的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听取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对医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到医院视察指导,对医院工作表示满意。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先后到医院视察,亲切看望慰问医护人员。中央一些部、委领导,以及省、市各级党政领导也多次到医院视察、慰问、指导。
     

      展望未来,秉承“厚德、至善、求精、图强”精神的省医人,把目标锁定在国内国际医学领域的前沿,努力争创全国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依然奔走在追求和奋斗的路上!

  • 3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庆云南街10号
    收录医生 852     评价 0         评级 5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89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会医学传教士创办,原名福音医院,后又称四川红十字会福音医院、仁济医院,是西医入川原点、四川红十字运动发源地和第一家红十字医院,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身。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改革创新医院”、“改善服务创新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医院共有庆云院区、龙潭院区、草市分部。庆云院区及草市分部业务区占地面积约40亩,龙潭院区占地面积约60亩,2021年将投入使用。医院职工2845人,其中高级职称407人,博士后7人,博士116人,硕士659人;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12人,省市学术带头人29人。有临床科室37个、医技科室8个、医辅科室2个、党务机构5个、行政管理机构15个。共有编制床位1450张,服务区域总人口300万人。

    拥有省、市、院三级重点学科群和一批特色专科:省级重点(学)专科8个(皮肤科、烧伤整形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骨外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学、麻醉学),市级重点学科10个(皮肤科、烧伤整形科、内分泌代谢科、麻醉科、护理学、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肝胆胰外科、介入放射学、疼痛科),国家级诊疗中心6个(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组、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市级质控中心6个及多学科诊疗中心18个,市级研究所2个(皮肤病研究所、烧伤病研究所),市级康复中心1个,属省适宜技术(慢病类)推广基地。现为遵义医科大学非直属成都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三临床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成都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都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第一批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外科和皮肤科是遵义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点。

    医院拥有进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超高端双源CT、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数字乳腺X线摄影系统等现代化高端仪器设备总值达3.7亿。

    127年来,医院以廉洁、安全、稳定为基本,紧紧围绕“三满意一发展”办院思路,立足“大专科,小综合”发展定位,注重皮肤、烧伤专科特色发展,心脏、康复等多学科重点发展,将患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的好病作为医院最大的公益长期坚持,着力开展全面落实年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一流、西南领先,人文传统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舒适的“百年仁济”知名品牌医疗联合体。

  • 4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成都市高新南区繁雄大道万象北路18号
    收录医生 279     评价 0         评级 5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医院”,是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由位于高新区万象北路的南区和位于红星路一段的北区组成。现有编制床位2600张,科室设置完整,门类齐全,现有一级科室26个,二级科室81个。
    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4个,市级重点学(专)科10个。建有“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6个。在职职工2500余人,高级职称342人,博士后、博士116人,硕士近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市名中医45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继承34人、省级师承38人,全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和中药师承3人。担任国家、省、市医学会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46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兼职教授66人、副教授238人。设有儿童脑瘫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等50多个特色专科门。正向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奋进。
    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儿童康复科、中医“治未病”等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我院的“成都中医名医馆”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汇集名中医较多、声誉较大的名医馆,已成为成都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包括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和省、市重点科技项目300余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200余项,申请专利10余项。医院目前拥有各种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总值达4亿元,资产总值达27.2亿元。医院规模、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品牌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正向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国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行业较优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昂首迈进。
  • 5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麻市街33号
    收录医生 1088     评价 0         评级 5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微创技术和老年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是多所医科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名,其中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171人。编制床位1406张。科室设置齐全,专科水平突出。泌尿外科、普外、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产科、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神内、肾内、风湿免疫、内分泌、肿瘤、普儿、新生儿等已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

    医院坚持以微创为特色,大力拓展新技术,实施微创检查、微创治疗,减轻手术创伤。微创泌尿外科、微创妇产科为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微创外科、老年病学科为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医院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医学科技奖,多项医学发明获国家实用专利。

    医院以国际化视野,紧跟医学前沿,不断拓展和完善诊疗技术,积极改善就诊环境,更新和引进医疗设备。购置了具有业界先进水平的诊疗设备,设备总值1.5亿元。拥有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强生超声刀、德国wolf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直线加速器等一批具有现代高科技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保障。

    医院全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HIS、LIS、CIS、PACS系统建设,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了全时段、全方位预约服务,缩短就医时间,保障医疗安全,全力向数字化、高水平医院迈进。

    医院始终遵循“精医重德、和谐包容”的院训,遵循“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宗旨和“尚德馨、求技精、奉爱心”的医院精神,高位求进,正全力加快医院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把医院打造成为综合性医疗服务和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两极,全力保障人民健康!

    飞速发展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正昂首阔步的向着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迈进;情系民生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正矢志不渝的铸就人民健康的坚强后盾。

  • 6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成都市青龙街82号
    收录医生 177     评价 0         评级 5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4年被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四川省九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医院占地面积138亩,编制床位1250张,年诊疗136万人次,入院5.8万余人次,住院手术3.2万余台次。医院现有职工2498人,有博士108人、硕士371人;获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及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后备人才18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14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居市级医院之首,接近总数的50%),附设成都市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呼吸健康和肿瘤4个研究所,2018年成功建立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设有国家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2个。医院在2019年《“中国省会市属医院/计划单列市·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4位,连续五年全市第一。荣获2015年—2017年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安全示范医院”称号。

  • 7 成都军区总医院
    成都军区总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270号
    收录医生 274     评价 0         评级 5

    医院简介

    发布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表时间:2018-02-02


    在江苏省医疗资源的版图上,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像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南京城东北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该始终坚持公益研究和公益服务的宗旨,秉承“中西医结合、医药相长,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仁心仁术,前沿前驱”的院训精神,现代中医药科研和临床生机盎然、蒸蒸日上。

    该院始建于1956年,首任所长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学部委员(院士)叶桔泉教授。2013年6月,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个地方分院,是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江苏省中医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基地。2011-2012年度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并分别通过ISO9001和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院以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内首个中药注射剂脉络宁注射液,以及月月舒、乳康舒胶囊 等中药新药均由该院研发 。

    科技创新,聚力科研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该院拥有研究体系完整、设施设备先进、研究能力较强的中医药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瘿病证治重点研究室、江苏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国家专利产业化江苏中医药试点基地、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2017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中医药传承工程项目储备库,同年首获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3项。近5年,中标科研项目2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 ),获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获发明专利67项,取得临床批件、制剂注册批件等2个,发表论文1855篇,其中SCI收载36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6.5被《Nature Materials》收载。主持开展863项目“临床营养用药食同源功能因子制备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合作研发抗肿瘤新策略将为癌症患者治疗带来福音。硫熏中药材检测、有毒药用动物用于镇痛、肿瘤、免疫性疾病治疗等实用型科研为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积极实施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传承创新,依托5个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方,积极推进医院制剂研发。

    提升内涵,倾力打造中西医结合学科优势。该院长期以来注重质量管理和内涵提升。通过ISO9001和ISO15189质量体系认证,有力推进了医疗和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目前医院开放床位830张,设有16个一级专科,32个二级专科。消化科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伤科、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心内科、妇产科、呼吸科、消化科、肿瘤科、内分泌科、普外科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儿科、肾科、老年科、神经内科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该院现拥有3.0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脊椎微创手术导航系统、一体化手术室等国际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脊柱微创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综合诊疗、保胆取石等技术为该院特色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一体化诊疗平台建成,积极探索新的诊疗模式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较好地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现有红山路本部、南部院区(溧水中医院)及华电分院,医联体合作医院遍布周边多个区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一批科室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和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

    人才强院,着力构筑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单位长期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发展壮大的基石,储备和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中医药人才发展梯队。目前,该院现有职工1300余人;云集正、副教授、高级职称医师、研究员300余名;江苏省国医名师1名;全国名老中医、省名中医、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6名;博士、硕士生导师47名;12位专家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拥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创新创业”人才、省“333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等40余名。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巾帼岗位明星、省勤廉标兵、省、市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十佳健康卫士等模范人物;国家及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省市级巾帼示范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一批先进集体。

    在新的形势下,该院将借助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契机,树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新理念,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主导作用、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在建的省政府重大民生项目转化医学楼,将为该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医药相长优势、促进中医药应用基础向临床的转化、助推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 8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中段278号
    收录医生 112     评价 0         评级 5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成都市北部,毗邻新都区宝光寺。医院始建于1948年5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8月随成都医学院由军队整体移交四川省。现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148亩,开放床位1800张,设有一线科室42个,其中15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在全省学科影响力排名中,呼吸内科、肾内科名列全省第四,消化内科名列第五,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名列第七。

    医院现有职工1563人,其中高级职称208人,博士后、博士、硕士4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1人,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5人,“天府万人计划” 天府名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1人,省及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后备人才29人,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坚持创建“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现有14个省医学重点学科(消化内科学、医学影像学、烧伤外科学、呼吸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肾脏病学、内分泌代谢病学、神经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骨科、普通外科(胃肠外科方向)、儿科学、麻醉学)、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肛肠科)、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消化系肿瘤与微循环、衰老与血管稳态、老年呼吸病),康复医学科为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疼痛与瘫痪康复中心。医院形成了大面积烧创伤的救治、CAR-T细胞治疗终末期肿瘤、呼吸疾病介入治疗、呼吸危重症救治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技术项目,其中呼吸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骨科实力居全省前列。

    医院承担了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及继续教育等教学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有临床、影像、麻醉、康复、儿科、中医6个本科专业,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全科医学”专科教育,举办成医一附院护士学校,形成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教学格局。医院为“省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全科医学教育实训中心”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拥有2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近年来,医院获批各级科研课题7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省部级、厅局级项目358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2084篇,其中SCI收录191篇。获中华医学会、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科技进步和成果奖39项。主编参编出版专著89部;授权专利39项;成功举办138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中华医学会科技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特殊贡献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进步奖1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其他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项。主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67部;获批专利35项;获批109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安排,切实组织实施精准帮扶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以党建为抓手,产业帮扶为核心,卫生指导和教育支持为重点,切实履行帮扶职责,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多举措开展医疗精准扶贫,累计选派挂职副院长4人、驻村干部6人,精选科室有效开展“十院百科帮百村”和贫困县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受援医院发展需求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培训受援医院骨干医师,并向11家受援医院派出驻点支援医生,开展义诊巡诊、手术示教、举办学术讲座等;持续开展健康服务和区域技术帮扶,切实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及医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医院历年来在处置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援外医疗,在“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抗震救灾、伤员转运、伤员救治等方面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发挥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教学医院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好评。

  • 9 解放军452医院
    解放军452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成都市锦江区九眼桥顺江路317号
    收录医生 106     评价 0         评级 5

    解放军第452医院(空军成都医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医院。早在解放前就是前国民党空军成都医院,虽饱经抗战和动荡,但救死扶伤的精神一直得到了传承,并随着大西南的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新军事变革,不断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南地区的一所重要的和对地方建设有着突出贡献的军队中心医院。医院是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是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医院门诊量20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

    解放军452医院位于成都市市区东南,临畔美丽的成都母亲河--府南河,隔河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望江公园"和著名的高等学府四川大学,医院周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四面临街,小区林立、人口稠密。医院占地121.8亩,展开床位600张。现有各专业高职70余名,中职110名。博士11名,硕士40多名,其中多名博士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 院长张聪博士被西南交通大学特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有36人分别担任部队、省(市)专业技术委员会领导和委员等职务。

    解放军452医院医疗设备齐全,目前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医疗设备,现在全院拥有先进的人工肾、准分子激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减影X光机、CR系统、电子内镜、全能麻醉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彩超、螺旋CT、核磁共振、第二代超声聚焦刀、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头部、体部伽玛刀等大中型仪器设备。建立了全身伽玛刀研究治疗中心、眼科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美容中心等。有两个空军重点专科中心:修复重建外科中心、中西医肿瘤科。医疗设备总价值1亿多元。开展风心病心脏瓣膜成形术、肾移植术、血浆置换术、伽玛刀治疗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显微外科、各种介入治疗等技术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盛名。先后被第三、第四军医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医大基础学院确定为教学医院。

    解放军452医院党委一班人,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卫生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为姓军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建院、科技兴院"的理念。结合医院建设的实际,在医德医风培养、专科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医疗收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走出了一条为 军队,为社会服务的特色之路,取得了突出成绩,保持了医院良好的发展势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在西南地区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为军,为民服务的实力。

  • 10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收录医生 130     评价 0         评级 5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始建于1991年。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省、市、区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定点医院机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承担了成都市“120”院前急救任务。医院占地25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拥有MRI、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中医诊疗仪器等近7,000万元设备。

    医院现有职工5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43人,高级职称59人。拥有四川省名中医、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青年中医师等一批经验丰富、医技精湛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开设有门诊部1个和住院病区11个,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有内、外、妇、儿、急诊、肿瘤、肛肠、骨科、眼耳鼻咽喉、针灸、皮肤、口腔、医学美容、预防保健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和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以及影像、功能、检验、病理、药剂等医技科室。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国家级重点专科肿瘤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预防保健科、肛肠科、妇科和耳鼻咽喉科,省级重点专病“颈部不适”和“高血压病”。医院肿瘤科为四川省中医药肿瘤防治诊疗中心,预防保健科为“四川省治未病中心”,在国内首家取得执业医疗许可。拥有院内重点专科老年病科、针灸科、骨科、皮肤科,重点专病中医肝胆、脾胃、消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并以其独有的中医特色和疗效,逐渐形成优势和影响力,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采取一系列鼓励临床技术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激励措施,专业技术人员临床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3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注重选拔、培养和造就中青年技术和学科带头人。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已培养50余名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承担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师带徒传承工作,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巴斯迪尔大学、美国友三大学等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国内多家中医药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加强在中医药学术、临床科研、医院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注重中医文化建设。培育全院干部职工共同理想道德、核心价值观,规范医疗行为,搞好环境建设。医院坚持“厚德、仁爱、敬业、创新”的核心院训,树牢“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崇尚“仁心术精、关爱生命”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技术、优质、诚信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

    随着医院事业的发展和服务功能的拓展、诊疗水平的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全院干部职工将继续以百姓健康为己任,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专科特色为抓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为实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进!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